88看球

88看球

您的当前位置: 88看球88看球 》 正文
88看球 召开2025年湖南省最美教师先进事迹专题学习研讨会
发布时间:2025年09月24日 17:00 点击数: 来源:

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,弘扬尊师重教优良传统,引导广大教育工作者践行教育家精神,落实《中共湖南省委宣传部 中共湖南省委教育工委 湖南省教育厅关于公布 2025 年湖南省最美教师宣传选树人选的通知》精神,88看球 于2025年9月23日在玉衡楼201会议室组织了2025年湖南省最美教师先进事迹的专题学习研讨会,研讨会由院党委书记刘立勇主持,全体教师参加了本次学习研讨会。

会上,刘立勇领学了湖南省人民政府发布的2025“湖南省最美教师”名单和先进事迹,号召全体教师向榜样学习,以实际行动诠释新时代教育家精神,为湖南教育事业注入温暖力量。他强调我们要积极宣传教师事迹,弘扬尊师重教风尚,为建设教育强省做贡献。随后全体教师观看了全国最美教师欧阳凌江、湖南省最美教师邓验、谭美珍等人的宣传视频。观看过程中,在座教师深受触动,相互之间热烈交流,积极发表个人感想,部分代表发言摘录如下:

屈玉辉老师:在深入学习2025年“湖南省最美教师”的先进事迹后,我深受触动。肖三红老师在特教一线坚守33年,守护听障、智障学生,被学生亲切称为“老师妈妈”。在平凡岗位上的不平凡坚守,让我深刻体会到教育工作的神圣价值。叶水云老师将非遗传承与职业教育融合,让土家织锦技艺薪火相传。这些探索精神启示我,教育需要与时俱进、勇于创新,以创新思维开辟教育新路径,将本土文化融入教学,让教育更有温度;因地制宜开发课程,让学习更贴近生活。立足实际、勇于突破,展现新时代教师的责任与担当。

作为一名教师,我们应该牢记“教好书、育好人”的初心。在科技快速发展的今天,我们应该主动拥抱变化,将新技术、新理念融入教育教学。我将以最美教师为标杆,在专业道路上不断精进,通过教学实践提升能力,通过持续学习更新理念,努力成为适应新时代要求的高素质教师。

赵姣老师:学习 2025 年湖南省最美教师的事迹,字里行间满是教育者的赤诚与担当,让身为大学教师的我备受触动。

邓验教授的思政课创新令我深受启发,她以 “教案没有完成时” 的匠心,将枯燥理论转化为学生抢座的 “热门课”,用专属空桌守护学子迷茫时刻。李敏教授将生物信息学前沿成果融入课堂,以 “学科交叉 + 创新训练” 模式培育硕博英才,更让我明晰 “科研带教学” 的育人路径。吕松涛教授带学生扎根高原攻关道路难题,用实践诠释 “国之大者” 的教育担当,这正是大学教育应有的模样。

他们的事迹印证:教育是用生命点亮生命的事业。作为高校教师,我当以他们为镜,在课堂上深耕创新,在科研中锚定需求,在陪伴中传递温度,真正践行 “为党育人、为国育才” 的初心。

喻亮老师:昨天通过学习2025年湖南省“最美教师”的先进事迹,我深受触动和鼓舞。他们扎根讲台、潜心育人的执着坚守,爱生如子、甘于奉献的高尚师德,生动诠释了“人民教师”四个字的分量与荣光。无论是数十年如一日深耕偏远山区的教师,还是勇于创新教学方法的城市园丁,他们都以实际行动践行着立德树人的初心使命。

这份感动不禁让我又回顾到自己远赴俄罗斯支教的经历。身处异国他乡,面对不同的文化背景和语言障碍,我更深切地体会到教育的无国界与教师责任的共通性。正如这些“最美教师”一样,教育的核心始终是对学生的关爱、对知识的尊重以及对传播文明火种的担当。一次次支教的经历让我深知,无论身处何地,一名教师最宝贵的品质就是那份不变的爱心、耐心与责任心。

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。在今后的工作中,我将以这些“最美教师”为标杆,将他们闪耀的精神内化于心、外化于行,不断提升自身素养和教学水平,尽己所能关爱每一位学生,在三尺讲台上书写属于自己的育人篇章,为教育事业的发展贡献一份力量。

侯赛军老师学习2025年湖南省最美教师先进事迹,深刻感受到他们以大爱铸魂、扎根基层、创新育人的崇高精神,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:

大爱铸魂,立德树人

谭美珍在瑶乡坚守数十年,将仅有13名学生的微型教学点发展为近300人的希望校园;肖三红33年如一日守护特殊儿童,创新“三步教学法”帮助20余名学生考入高校。他们用无私大爱打破教育壁垒,诠释了“没有爱的教育无法开花”的真谛。 ‌

扎根基层,静水深流

石家文在苗乡创办“雅美班”,以一己之力托起寒门学子的求学路;叶水云将土家织锦技艺融入职教课程,免费培训三千余人。这种将生命之根深植于教育沃土的坚守,让教育成为滋养一方水土的深水长流。 ‌

创新引领,培育英才

邓验构建“四梁八柱教学法”,让思政课焕发思想伟力;彭熹专注数学竞赛训练,为国家输送多名国际数学奥林匹克人才。他们以专业创新为教育赋能,培养出适应时代需求的高素质人才。 ‌

示范带动,铸就师魂

这些教师以德润身、言传身教,如翟莎校长创新“行走的思政课”,将育人本质融入社会实践;郭雄辉带病坚守教学一线,用音符抚慰留守儿童心灵。他们的模范行为成为照亮教育强国的星辰。

谢亚可老师:作为一名网媒系的主任和教工党支部书记,这次学习带给我双重的震撼与思考。这些“最美教师”是我们身边可感可学的楷模,他们身上所体现的,正是我们这个时代最需要的“大先生”风范——既有深厚的专业学识,更有温暖的人文关怀和高尚的师德情操。这让我深刻认识到,在当今数字时代,我们培养的网媒专业学生,未来将是信息传播、舆论引导的重要力量。他们的专业技能固然重要,但正确的价值观、家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更为根本。作为他们的引路人,我们肩负的使命尤为特殊。我们不仅要传授他们前沿的媒介技术与策划能力,更要在课程思政中下功夫,像“最美教师”那样,以自身的言行引导学生明辨是非、弘扬正气,成为清朗网络空间的建设者。因此,学习“最美”,关键在于行动。我将以此次学习为新的起点,首先作为一名党支部书记,带头弘扬高尚师德,将这种精神融入支部建设和政治学习中,凝聚全系教师立德树人的共识。其次作为系主任,我将团结带领全系教师,以“最美教师”为标杆,不仅专注教学创新与专业建设,更要用心、用情关爱每一位学生的成长,将“最美”的标准转化为我们培养卓越新闻传播后备人才的实际成效,为学校和社会交出满意答卷。

(一审:刘洁文;二审:谢杰;三审:刘立勇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