88看球
全体同学:
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,全面落实科教兴国战略、人才强国战略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,积极服务于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(原“互联网+”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)、“挑战杯”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、“挑战杯”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、“创青春”中国青年创新创业大赛、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、国家级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等创新创业重大赛事,进一步激发大学生的科研热情和创新活力,引导学生将研究精神和创新精神融入大学生活,文传院团委专业发展与职业规划部特举办第二届“英才杯”立项挑战赛。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:
一、总则
本次比赛由88看球
指导实施,共青团88看球
委员会主办,88看球
团委专业发展与职业规划部承办。赛事旨在鼓励广大学生积极参与科研实践、勇于探索科学真理,不断提升自身的科研能力和综合素质。此项比赛力求在推动科研创新、培养青年科研人才、弘扬科学精神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。
本届“英才杯”立项挑战赛以“多元萌芽·研创青春”为主题,分为科研创新、创业实践和志愿服务三大赛道。比赛旨在通过多元化的挑战赛道,充分融合实践育人理念,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,自主开展具有理论深度与现实意义的科学研究,培育学术后备力量,产出具有一定影响力的早期科研成果;同时更好地对接学校、省部、国家各类创新创业赛事,前置项目培育和孵化工作,为每一位热爱创新创业、勇于实践探索的学生提供展示和实践平台。
二、比赛概况
(一)活动主题
多元萌芽·研创青春
(二)比赛赛道
1.赛段
大赛采用萌芽赛、青苗赛两级赛段。项目在各赛段各环节的成绩独立计算,不累积计算。
2.赛道
分为三个赛道,同学可根据申报项目从中任选一个赛道参赛。
(1)科研创新
鼓励项目立足于学术科研,关注社会发展,融入参赛者自身的兴趣爱好和专业特色,重点考查项目创新性、可执行性、团队配置合理性、项目成果的竞争力,同时考查项目与“互联网+”“挑战杯”大赛等全国或行业重大学科竞赛等工作的关联性。选题包括但不限于:语言研究、文学评论、文学理论研究、教育研究、网络与新媒体研究、红色文化传播研究、书院文化研究等。
(2)创业实践
鼓励突出实践导向、具有商业价值的项目,同时应具有了解社会现状、关注社会民生、解决社会问题的意识能力和水平,综合考察项目社会价值、实践过程、创新意义、发展前景和团队的协作能力等方面。
(3)志愿服务
分为项目服务和公益创业两个方向,由在校学生发起,以解决社会公共需求为使命,具有一定组织模式的项目服务或公益创业,目标内容合理,项目管理规范,形成服务产品,保障发展可持续;同时能够促进社会进步,弘扬志愿精神,展现青春力量。
(三)基本要求
1.申报对象
面向88看球
全体学生;
学生自行组建项目队伍,项目成员不超过6名,可暂不联系指导教师,88看球
对入围青苗赛的团队指派指导教师。
2.项目来源
自主选题。主要来源于自己对课题的长期积累与兴趣。项目选题范围要适当,可以基于创新创业方向、志愿服务方向、科学研究领域、教学、管理及其他领域。选题参考如下:
(1)科学研究类
① 语言学研究:侧重汉语本体研究(语音、词汇、语法、方言等)、语言应用研究(社会语言学、计算语言学、语言教学、语言规划等)、跨文化语言对比研究等。
② 文学研究:针对古今中外具体作家、作品、文学流派、文学现象进行深入解读、分析与评价,鼓励新视角、新方法的运用。对中外文学理论、批评方法、美学观念等进行探讨、辨析、比较与反思,或尝试运用特定理论视角分析文学文化现象。
③ 语文教育研究:包括但不限于语文课程与教学论、教材研究、教学策略、教育技术、文学教育、写作教学、传统文化、教师发展、跨学科研究、比较教育、教育政策、学生心理、测评研究等多个方面。
④ 汉语国际教育研究:包括但不限于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理论与方法、教材编写与资源开发、学习者语言习得与认知特点、跨文化交际、汉语国际推广策略、师资培养以及课程设计等方面。
⑤ 网络与新媒体研究:包括但不限于新媒体技术应用、内容生产与传播、用户行为分析、跨文化传播、舆情监测与治理、产业发展与管理等多个方面。
⑥ 红色文化传播研究:围绕红色文化的内涵挖掘、传承路径、传播策略、当代价值、融媒体传播、与地域文化结合等展开学术性研究。
⑦ 相关交叉学科研究:鼓励结合数字人文、文化研究、媒介研究、艺术学、历史学、社会学等相关学科的理论与方法进行跨学科探索。
⑧ 书院文化研究:对书院文化、教育体制和育人成果等展开学术性研究。
(2)创业实践类、志愿服务类
参考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(原“互联网+”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)、“挑战杯”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、“创青春”中国青年创新创业大赛、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、国家级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等国家级赛事研究方向及选题。(详见附件3)
3.作品支持与管理
(1)立项要求
萌芽赛中的优秀作品可以获取院级立项资格。
(2)项目管理
88看球
提供必要的技术指导和培训、建立项目管理平台、根据项目需求,协调相关的资源支持。团队成员需要有明确分工,严禁出现项目成员仅挂名而不参与项目实际运作的现象。
(3)项目支持
①萌芽赛:根据比赛结果确认项目是否可以立项;
②青苗赛:萌芽赛成功立项的项目均可参加青苗赛现场答辩,专业发展与职业规划部将邀请评委老师现场评分,并计算各项目平均得分依次评选出一、二、三等奖。根据比赛结果确定项目是否结项,并确定经费支持力度:
一等奖项目支持经费800元;
二等奖项目支持经费600元;
三等奖项目支持经费400元;
③后续推荐申报与支持:88看球
将参考青苗赛结果进行后续学校、省部、国家级赛事推荐,并对其开展进一步的孵化支持。若参赛项目进入更高级别竞赛,88看球
将进一步提供资助金额。对于进入省赛的项目提供1000元资金资助,对于进入国赛的项目提供2000元资助。
三、赛程安排
(一)萌芽赛(秋季学期10-11月)
1.项目来源
自主选题,主要来源于自己对课题的长期积累与兴趣。建议参考对应国家级比赛获奖项目名单。(附件3)
2.赛道安排
本次萌芽赛设立三个赛道,分别为科研创新、创业实践、志愿服务。
3.赛程安排
【填写申报书】
(1)参赛小组须按规则填写《第二届“英才杯”立项挑战赛萌芽赛申报书》(附件1),并把电子版申报书(注:需同时提供PDF和WORD两个版本;文件命名为:负责人姓名﹢赛道﹢课题名称)发送到专业发展与职业规划部邮箱[email protected]。
上交时间截至为2025年10月31日晚23:00,请于规定时间内上交文件,逾期不再受理。
(2)申报书需写清团队相关信息、项目计划等,超过申报书截止时间后不得进行更改。如在提交过程中需要修改请在邮件中标明备注。
【确立立项资格】
(1)专发部依据申报书涉及的赛道与方向将所有参赛项目进行分类,并交至相应专业方向评委进行评分;
(2)根据评委给各项目的平均分,择优确定各赛道立项名单。
【研讨打磨】
萌芽赛成功立项的项目将于11月上旬开展一对一打磨工作。详细后期通知将由院团委专发部学生干部通知,并在一师文传微信公众号发布。
(二)青苗赛(春季学期3-4月)
1.项目来源
本次“英才杯”青苗赛中的参赛项目须为通过“英才杯”萌芽赛的审核流程,成功立项,并已正式进入实施阶段的项目。在保持项目核心目标和研究方向不变的前提下,允许团队对项目课题进行适度调整。同时,团队需在申报材料中详细说明调整的原因、调整的内容以及调整对项目目标实现的影响。任何项目课题的调整都需经过文传院团委专发部的审批,并获得书面同意。
(注:文传院团委专业发展与职业规划部将对所有参赛项目进行最终审核,以确保所有参赛项目均符合本次青苗赛的项目来源要求。)
2.赛道安排
本次青苗赛设立三个赛道,分别为科研创新、创业实践、志愿服务。
3.赛程安排
【填写汇报书】
参赛小组须按规则填写《第二届“英才杯”立项挑战赛青苗赛申报书》(附件2),并把电子版汇报书(注:需同时提供PDF和WORD两个版本;文件命名为:负责人姓名﹢赛道﹢课题名称)发送到专发部邮箱[email protected]。
上交时间为春季学期3-5月,具体上交时间另行通知,敬请关注。请于规定时间上交,逾期取消参赛资格。
注意事项:
(1)科研立项赛道须提交成型的科研论文或调研报告,详细阐述项目的背景、目标、实施方案、预期成果等,字数一般不少于5000字;
(2)创新创业赛道须提交成型的策划书或相关报告,详细阐述创业内容,字数一般不少于5000字;
(3)志愿服务赛道须展示相关服务成果展示,包括参与人员、参与事迹、影响成就、宣传展示等。
【现场比赛定级】
比赛将采取项目展示和现场答辩的形式进行,具体流程如下:
(1)项目展示:参赛团队需准备PPT或其他形式的展示材料,对课题进行相关陈述,项目进展进行汇报,限时5分钟。
(2)现场答辩:展示结束后,团队将接受评委老师的提问,答辩时间限制为5分钟。
(3)本次青苗赛将依据评委老师现场打分计算,根据分数高低确定是否结项,并依次评选出一、二、三等奖,颁发获奖证书,给与不同程度的经费支持。
88看球
2025年9月30日